安哈彝寨长板桥新村新生活。
春天,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秋天,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屋外,青山绿水;宽敞的房屋内,清爽洁白。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这里均有慕名而来的游客。
这里,正是地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螺髻山风景区腹地,具有民族风情浓郁、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等独特优势的西昌乡村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螺岭彝风”安哈镇。
幸福的笑颜
当车从西昌城区出发,经邛海一路南行后,沿着蜿蜒的柏油路一路而上,在青山绿水间,那错落有致、白墙灰瓦的院落组成的村庄,和那绘有彝族鲜明符号的彝家新居让人眼睛一亮。这里松林成片,溪流清澈,空气清新,这里便是西昌市的安哈镇。
刹那间,一群雪白的山羊在青青的树丛中一闪而过,更让人赏心悦目。从没来过这里的朋友疑惑道:这里是景区还是彝乡? 当记者告知这里正是每天发生着快速变化的安哈彝乡,同时也是西昌乡村旅游的经典景区时,朋友一路都是感叹。
位于仙人洞分路口与彝寨相连处,是村民曲比开的“曲比彝庄”,正在忙碌的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清明时节,有很多市民和游客来耍,安哈更热闹啰!”曲比说他的彝庄生意一直都不错,只要是节假日期间,每天接待游客都在上百人次。
来到一户名为“阿说山庄”的小院。园子内松林、茅草屋让人爽心悦目,星级厕所、停车场等设施齐备,山庄人来车往,主人则江兰及服务人员正在忙碌,烤乳猪、荞饼、辣子鸡汤、石磨豆花,彝家特色佳肴一一端上了桌。
而你可能不会相信,以前的则江兰一家,还曾为生计发愁过,而她全家现在年纯收入至少在两三万元,全家的日子过得富足而快乐。
则江兰一家的幸福生活,来自西昌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来自镇党委政府上下观念的更新,当然也来自广大彝族群众的努力。自从安哈利用独有的资源,掀起彝家风情旅游后,这个彝家山寨也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生活好过得很啰,喂出来的猪、羊、鸡,不出门就卖掉了,种出来的梨、杏这些水果也能卖上好价钱。现在住的是砖瓦房,用的是水管接过来的山泉水!”彝族村民果果站在自家打扮一新的白墙青瓦房前,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
是的,安哈群众的笑颜是发展最好的见证,而发展的数据是最好的说明。
安哈彝族老阿妈正在给游客烤小猪肉。
彝寨的往昔
身处发展这么快的安哈镇,你也许不会相信,这里曾经却十分贫穷与落后。
由于安哈镇前身系凉山州螺髻山种畜场,是一个实行“以场代社”特殊体制的事业单位,种畜场包袱重,经营困难。我们来列举几个当时的现状,足可见当时安哈发展之难:
单位办公用房、职工住房陈旧破败;为数不多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仅有的一条公路也为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现状更是制约了这里的发展;农作物仅有传统的洋芋、荞子,商品价值低;水果品种老化,几乎不能作为商品出售;畜牧业发展也相当缓慢,仅能自给自足,外销量少;虽背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但旅游业仅开展了登山旅游一项,最后还因安全问题而停办了;这里多年来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成为制约安哈发展的瓶颈。
变化从2003年开始,种畜场移交西昌市后,安哈镇成立了! 在全市上下的支持下,历届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加快旅游镇、生态镇建设为目标,以“实干、创新、和谐、见效”为工作要求。在深入调查了解分析镇情、村情的情况下,针对其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二半山高寒山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养种植(殖)业,积极推动大旅游发展”的发展思路,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出“农牧强镇、旅游兴镇、扶贫突破、基础先行”的发展思路,始终把旅游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为安哈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是的,镇村政权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交通、农村电网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三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一个都没少,上千万元的项目资金投入,不但充分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为旅游助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丽的安哈慢慢揭开了她美丽的面纱。
山乡的巨变
安哈这几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全镇围绕旅游发展,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先后修建了旅游活动中心,以及大箐村、摆摆顶村等四个村的村级活动阵地;全面打通环线,建设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加大全镇景区景点的打造;并通过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实施,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加快脱贫致富进程。
打造彝乡的大旅游,是安哈镇一直努力的目标。全镇整合资源优势,经过历年的打造,初步形成了集健身探险游、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推出了体验式旅游,即攀——螺髻雄峰、探——千年溶洞、宿——彝家村寨、品——山野风情。现已开辟沿西溪河至铅矿村油大棚组的登山游,从摆摆顶组至螺髻山核心区的健身探险游,体验原生态彝家村寨游等线路。从安哈螺髻山步行道攀峰而上,深、幽、奇、险的千年溶洞、五彩缤纷的冰川湖泊、鬼斧神工的古冰川刻槽、雄奇壮观的冰川角峰刃脊、原始多样的动植物群落、风情独特的温泉瀑布以及占地31万亩的亚高山自然草地,尽在亲切体验中。
有独特的优势、良好的旅游环境,安哈乡村旅游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立足安哈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结合安哈镇的民族风情、民族美食等,借势借力、把握机遇、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全力抓好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把安哈镇打造成为一个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的民族示范乡镇。
目前的安哈,正强化优势农业,继续提升优势农业效益,努力探索符合安哈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绿色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摆摆顶村探索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园,长板桥村挖掘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链,营盘村、新营村实施葡萄产业、香菇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无土栽培番茄等现代农业,牛郎村探索创建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园;在谋划旅游产业发展中,深入以螺髻山珍珠湖景区开发为契机,优化现有旅游产业结构和布局,探索以西溪集镇为核心,西哈路沿线为一带,螺髻山后山景区道路带为一带,形成“一核两带”的旅游产业布局,突出山顶、山腰、山底,三个不同区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元素、不同的旅游体验,打造不同的旅游线路和景点,推进镇域范围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