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的阶段,美姑县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近年来,美姑县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引领和省州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按照实际情况“问诊把脉、对症下药”,把美姑山羊产业作为培植优势产业、实现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以及发展农村经济让美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第一产业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美姑县通过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购买基础母羊,对全县292个贫困村的贫困农户进行全覆盖,全力做好“羊”文章,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跑出脱贫攻坚“羊速度”。
养殖山羊致富。
培育“羊”品牌
打造脱贫攻坚“明星羊”
美姑山羊是二十世纪90年代在美姑县境内发掘出来的一个优良地方山羊品种,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适应范围广、耐粗饲养、抗病能力强、适宜圈养等特点。母羊年产两胎,大多数一胎产2至3羔,养殖效益最好的饲养1只母羊一年收入可达1万元,效益十分明显。
美姑山羊由于其优良的品质和繁殖快等特点成为了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媒体频道里的“明星羊”。
美姑县重点把美姑山羊原产地的巴普镇、巴古乡、牛牛坝乡、九口乡、洛俄依甘乡、拉木阿觉乡六个乡镇划定为保护区。通过几代人不断选育培养,2009年,美姑山羊被列入国家农业部公告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10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取得美姑山羊种羊生产经营许可证,2014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四川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的畜产品。
为确保美姑山羊品质,目前,全县建立种公羊培育点9个,集中培育产羔3只以上体形体貌符合美姑山羊的后代公羊,由美姑县农牧局按基础母羊的比例,适时调配到各乡镇,确保种群优质且永续发展。
近年来,美姑山羊和中国雅各集团达成了初步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雅各集团将在未来几年投资2.2亿元,扩大美姑多胎山羊养殖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做好“羊”文章
跑出脱贫攻坚“羊速度”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作为主要产业之一的美姑山羊给百姓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效益。
在广阔的美姑大地,到处都是美姑山羊养殖带来的变化。
2015年以来,美姑县拉木阿觉乡以600余万元扶贫项目资金,规模性投放9个村基础母羊和种公羊7000余只,加上老百姓原来自有的美姑山羊,全乡现存栏美姑山羊15000余只,2020年出栏数突破20000只,销售收入可达1600万。
罗布采嘎村书记石一石者骄傲地说:“罗布采嘎村是拉木阿觉乡美姑山羊养殖产业发展最好的村,2015年11月罗布采嘎村最先启动‘借羊还羊’的产业发展模式,当时投放了909只基础母羊,现在已经发展壮大为2000只羊群,每年能为村民创造100万元以上的销售收入。”
走进农作乡,来到吉木木牛家的圈舍,吉木木牛脸上洋溢着笑容,正在为即将归来的美姑山羊准备饲料。“家里现在有30多只山羊,去年卖了20多只,单养羊这项每年纯收入都有5、6万块钱,比在外面打工的亲戚收入还要高一些,孩子们都在村小读书,远处那个新房就是我家的,村里像我一样养殖美姑山羊的有十几户,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啊,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吉木木牛激动地说道。
在采访中,拉马阿觉乡罗布采嘎村的养殖户吉克石里十分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养殖美姑山羊。少则7、8只,多则上百只,全村人均总收入达到6500元,大家现在日子越来越红火,村里不少小伙子因为养羊子,都开上了小轿车了!”
像村吉克石里这样的养殖户,美姑现在有养殖户2万多户,养殖基地有55个以上,并且数量还在上升。
给羊作标记。
扩大“羊”规模
走出脱贫攻坚“羊路子”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在美姑山羊产业扶贫中,美姑县通过独具特色的“借羊还羊”模式,切实为当地贫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好日子。
“借羊还羊”的模式,是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购买基础母羊,投放给有饲养条件的贫困农户,县、乡、村、组、户层层签定“借羊还羊”协议书,并纳入目标考核。投放的母羊饲养1年后,按照“1:1”的比例,偿还40斤以上的后代母羊给县产业办,由产业办再借羊给其他贫困户,形成雪球式滚动发展,整村推进,覆盖所有贫困户,趟出了“羊路子”,带领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为了保证养殖的存活率和质量,美姑县通过特色产业培训项目,召集乡村两级畜牧兽医员、规模养殖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多次举办养殖技术、动物疫病防控等学习班。
此外,美姑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产业办+合作社+农户”的美姑山羊发展模式,鼓励、动员美姑山羊专合社、美姑山羊养殖示范户、美姑山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等从传统养殖向标准化养殖的转型。该县还充分利用冬闲地种植光叶紫花苕等优质牧草,以草定畜,饲养1只母羊至少种植1亩牧草,直接从农户地里解决山羊的冬、春饲草来源问题,节约养殖投入成本,让养殖户投入较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
目前,美姑县共培育年饲养美姑山羊7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105户,其中10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23户。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社70个和45个养殖家庭农场,带动和辐射全县2万多基础养殖户增产增收,户均增收960元。其中贫困户8615户,户均增收3200元以上。
全县山羊存栏量近20万只,预计3年内有望翻番,达到40万只。以目前市场价一只1700元计算,未来美姑县山羊收入将达到6.8亿。
防好“羊”疫病
确保脱贫攻坚“见羊效”
强化疫病防治,是饲养美姑山羊的关键。
为此,美姑县各乡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由乡镇组织村组干部依法对口蹄等疫病实行强制防治,并指导养羊户定期驱虫、圈舍消毒,通过精心开展疫病防治,降低死亡率,促农脱贫增收。
为加强兽医队伍建设,美姑县特地新招录48名乡级畜牧兽医员,并给每个村配备1名兽防员和1台冷藏疫苗的冰柜。该县还健全了免疫档案,全面推广美姑山羊地方畜产品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据了解,仅2014—2018年,美姑县共完成135个贫困村”退出“,11409户54461名贫困人口摘掉了“穷帽”,贫困发生率从38.1%降至17.65%,美姑山羊功不可没。
2019年春节前夕,美姑山羊以“以购代捐”的帮扶方式从大凉山腹地远赴广东佛山,赢得一片赞誉,一度供不应求。
乐山—西昌高速2022年通车后,成都经马边到美姑仅需3小时,同时,美姑将打通到峨边的隧道,使大凉山腹心地区切实融入成乐经济圈。届时,美姑山羊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据悉,下一步美姑县计划打好“羊”品牌,力求通过这只“美羊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两年内扩大省、州、县级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立更加规范科学美姑山羊原种场,并采用“原种场+规模种羊生产户”的形式,培育管理规范的美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规划养殖户+养殖户”的美姑山羊生产基地,带动产业发展;建立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交易市场;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建立畜产品精深加工厂,提高畜产业加工附加值,带动美姑山羊为主的养殖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种草、农副秸秆利用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多渠道拓宽“羊”路子,带动美姑经济发展的同时,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