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因为光热资源丰富,光伏发电项目布满了境内各县市。
2015年12月30日四川省第一个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凉山州冕宁县大田1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投运。
该工程的正式投运开启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光互补”产业的先河,为凉山州开发“光伏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大田1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四川省第一个农光互补的示范点。该工程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泸沽镇大田村,占地面积320亩。
工程投运后,年均发电量约1212.6万度,每年可节约标煤4365.36吨,相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该电站最大特点是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在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有限的土地利用价值,利用光伏板之间的间隔和下面的空间种植喜阴并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经济作物,实现农光互补共同发展,既贡献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又节约了大量耕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赵 亮摄)